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市中文网 www.dszww.net,汴水秋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已有矣。”很难想象1000年前,一介书生,一介弱女的这对夫妇,将上千件的金石、书籍、画图等物,为了不落入金人的手中,如何由山东青州的老家启程,一路餐风饮露,舟载车运,辗转千里,运往江南。尽管意识到最后必是一无所有的结果,然而,面对这些辛苦收集的文化瑰宝,不到万不得已,不敢轻言丢弃,不忍使其失散湮没。他们的全部积累,不但成为他们夫妇的负担,甚至成为她不幸一生的灾难。

    时值金人南侵,她在病中,又遭“玉壸颁金”之诬,为了洗雪自己,躲避金军,她孤零零地追随高宗逃跑路线,向南逃奔。她在江浙一带流徙,又在海上漂泊,最后才回到临安(今杭州市)。其间她与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丧失殆尽,国破家亡,历经磨难重重。“子孙南渡今几年,漂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以前与相亲相爱的丈夫“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的高洁而平静的学者生活,如今被战火烧得灰飞烟灭,李清照这个多愁善感的柔弱女子,加上对封建礼教的叛逆,陷入空前的孤独无靠与寂寞悲凉之中。青少年时代写闺愁的闲适、散淡的日子早已不复再有“归来堂”“易安室”只能在依稀的梦中去寻它们的去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个末路英雄在李清照的笔下写的惊天地,动鬼神,其气概令无数须眉折腰,历经磨难的李清照有怎样的英雄情结,可叹面对凶残的金兵,朝廷腐败无能,只会仓皇逃命,李清照徒叹世无英雄,乱世女子命如纸。流浪苦,伶仃泪,化作无边愁绪。“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只恐双溪昨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在国家危亡、民族苦难的社会大动乱时期,李清照的这种种愁绪,不仅仅是个人的身世之悲,而是寄寓了极为深沉、刻骨铭心的故国之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难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晚年的词作充满了国破家亡之痛。南宋人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李清照把在汴京城度过的美好日子的怀念深深地寄寓词中。“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永遇乐一词,更是把对汴京的思念写到极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汴京元宵节的欢乐情景描画得刻骨铭心,少年时的欢乐成了过眼烟云,而今孤独无依,想起往事,怎不痛断肝肠。易安居士,卒于何年何地已无人得知,在晚景凄凉,穷困潦倒中走完了她百折愁肠的一生。

    “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旷世才女的旷世哀愁已属于哪个年代,留给后世的是不朽的文化遗产和无尽的追思。在青州、济南等李清照留下足迹的地方已建成了“归来堂”“易安室,”但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故乡开封,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纪念。“有竹堂、”“易安室”这些李清照曾经生活的地方难以找到踪影,仅有一尊塑像提醒人们这里曾是李清照的故乡,不能不令人遗憾。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