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市中文网 www.dszww.net,安晓玲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在汉代,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罗马帝国。这个时期,在鸦片战争中侵犯中国的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还没有哩。直到唐代,中国在世界上仍然属于强大的国家,可是,中国不是越来越富强,而是逐渐衰弱;到上世纪初,居然变成被西方列强欺凌、宰割的半殖民地。每隔100至300年,神州大地就要改朝换代一次,使人口和生产锐减。例如由明朝变清朝,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51650459人急剧减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19087572人,净减三分之二;生产也大量降低,需要约一百年才能够恢复。

    这些不断消亡的朝代都是清一色地采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为什么却不见富强呢?大量铁的事实已经充分说明:儒家学说只是一种因循守旧、顽固保守、不求进取的学说;宗旨是维护帝皇的绝对权力,推行人治,主张君主独裁制,从而必然导致专制统治;因此,不能防止各级官员的腐败,抑制皇帝的荒淫无道、昏庸残暴,以致最短仅约80年,就出现民不聊生、烽火四起、朝代更换。重文轻武、重农轻工,生产力发展缓慢。所以,孔孟学说无法使一个国家昌盛。

    尊孔派往往用日本、韩国等推行儒家学说来证明孔孟思想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却只字不提这些国家是如何富强起来的?这些尊孔的国家之所以富强正是儒家学说不是“治国学说”的实证。日本是在1871年开始“明治维新”推行“君主立宪制”用宪法代替君主,成为国家最高权力和行为准则,彻底废除封建制度。这就是说,在国家体制上,日本完全舍弃了儒家思想。而韩国的富强则是采取“总统共和制”将儒家学说抛弃的更加彻底。明显的例子是北朝鲜,虽然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但推行的是儒家君主制;虽然也挂着立法的牌子,但一切主权归国家主席,且世代相传,变成金家的天下。从而导致专制独裁、生产发展迟缓,经常靠韩国救济。

    清朝戊戌变法失败,表面上是慈喜太后和袁世凯的罪孽;实际上是中国儒家保守势力太强大。他们不顾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串联在一起,坚持“君主独裁制”而对中国的“维新运动”进行猛烈的反扑。充分表明中国儒家文人大部分是一帮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救国爱民只不过是他们唯利自图的外衣,远不如日本、韩国的儒家信徒。戊

    以上的历史事实已经充分证实:儒家学说不是治国的好学说,儒家信徒大都是没有真正“修身养性”的贪官酷吏;只会使一个国家越来越衰败,最后被消灭。

    三、儒家思想不符合近代先进的国家体制

    为什么儒家学说不是好的治国理论呢?因为近代先进的国家政治体制至少要具备以下三点:

    1)宪法是治国之本。国家首脑由民众定期选举;包括国家元首在内,其行为和权利都受法律的监督;

    2)国民人人平等:

    3)充分保证人权:

    这三点正是“儒家学说”欠缺的。

    首先,儒家学说维护的是“君主制”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一切由皇帝说了算。提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是金口玉言”等等。

    众所周知,没有制约的“权利”必然走向“专制”、“独裁”和“腐败”这正是我国自汉代推行“儒家学说”以来所导致的战火连年、改朝换代不断的根源。皇帝和皇亲国戚的行为超越法律之外,必然导致各级官员贪污腐化、以权谋私。

    儒家只热衷于“以德治国”、“以孝治天下”轻视“以法治国”就是因为儒家思想只管理和统治民众,不重视督察官员,更不约束皇帝。许多确是孝子的官员却是欺压百姓、淫乱朝纲的乱臣贼子!血腥酷刑、屈打成招、冤假错案成堆,就是所谓“德治”、“仁治”的内幕。

    在“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贵贱有等、长幼有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训条下,国民没有平等的地位,只能服从,屈服、愚忠、愚孝。

    儒家思想忽略“人性”和“人权”孔子认为贵贱有序,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是恒定、不可破的,否认“人性”和“人权”

    此外,儒家学说只讲安于现状,享受太平;各级官员,尤其是皇帝缺乏增强国力的目标和措施。这就是说,儒家学说只是国家管理学说,而不是国家建设学说。读书和修身养性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封妻荫子,没有“强国富民”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何况儒家学说还极力排斥其它学科,轻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农业忽视工业;在发展农业中,也是经验主义多、不提倡科学种植。

    足见,儒家学说是一种保守落后的学说,过于偏重“人治”忽视“法治”;对国家首脑没有权利的约束,导致产生独裁、专制和腐败;所以无法使国家富强。修身养性、自律自省是属于个人修养,没有约束力,不带强制性,因而不能作为治国的唯一手段。治国首先必须“立法”人人都要按照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国家首脑犯法,也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这才是近代的治国学说,而孔孟之道只能作为“治民”的一种手段——“德政”不能成为近代治国学说。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旧搬出二千五百余年前就失败的儒家学说来拯救中国,简直是痴心妄想!不过是部分儒家文人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梦想重返政坛,做官发财而已。由于两千余年的“洗脑”儒家学说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许多变成了民间习俗、传统和格言,因此国人对孔孟之道的好感和留恋是自然的,但必须正视儒家学说的先天弊病;不能因为儒家学说在个人修养、自省,行德政等的主张上有好的一面,而掩盖和否定它在治国上的失败和严重缺陷。而且,在儒家学说中,还浸透了维护封建统治、放弃反抗和斗争、进行不平等交易的意图和内容;例如宣传“愚忠”、“愚孝”、“三从四德”、“逆来顺受”、“忍让屈服、放弃反抗”、“以德报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等等。

    四、儒家学说的继承

    一个国家,如果有一个古代大师的思想和道德论述有助于全民修身养性、提高他们的品德和素质的话,当然是非常好的,得天独厚;对中国人出现“信仰危机”的今天,更具有重大意义。

    如上所述,作为治国学说,儒家思想是失败的;但是孔孟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论述,特别是关于道德修养和处世经验的论述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将这方面的内容汇编在一起,称作孔孟道德论,列入中小学的学习内容,进行道德修养的“洗脑”对规范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的确很有好处。

    日本、韩国等尊孔国家学习和推广“儒家学说”实际上是普及孔孟的道德修养和处世哲学。早就摒弃了儒家学说在治国方面的理论。

    采取将“四书五经”每本书中的治国论述删除的办法不可取,因为“四书五经”是经典著作,后人无权进行删减。所以,笔者建议汇编一部孔孟道德论或孔孟道德经,把“四书五经”等孔孟著作中有关道德修养、处世哲学的内容抽出来,分类编辑在一起,作为教材,供民众学习和效仿。

    参考文献

    [1]郜良:儒家思想文化对现实的利弊影响,中国信息报社 2010-08-18

    [2]浅析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负面影响

    [3]品玄柳丝:儒家思想的弊端,红袖添香,2005-12-10

    [4]荒漠野狼:儒家思想下的道德错误,百姓农史,2005/10/27

    [5]吧友220。160。75:客观分析儒家思想的弊端,百度贴吧,2011-09-30

    [6]初始龙: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百度知道,2011-12-24

    [7] jiekai:历史d面纱,天涯博客,2009-9-10

    [8]笑傲江湖舞红尘:客观分析儒家思想的弊端,天涯论坛,2010-01-17

    [9] lym941017: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百度知道,2007-09-15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