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市中文网 www.dszww.net,芭-蕉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到旗袍,很多人就会想起花样年华,想起张曼玉在剧中展现出的时而绚丽时而沉静|、时而热烈时而端庄、时而保守时而奔放的万种风情,据说剧中她共更换了23款不同色彩、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旗袍。那一件件在夜色和转身间盛开的曼陀罗,当年在华人女性中间掀起了一浪高于一浪的旗袍热,且到现在这股热浪还没完全退尽,商场里年年迭出新款的各种风格的旗袍,各种场合中摇曳的风姿绰约的身影,就是最直接的说明。

    我对旗袍的热爱,却早在花样年华之前,若要细细追溯的话,那还是在1991年。那年在大学图书馆的角落里偶尔翻到了一本书页已发黄的小说集心经。看完以后,那样苍凉的情怀,那样对人生、对人情彻骨地透视,那样熨贴的通感的表现手法,特别是那样描写民国到三四十年代各式女性服装的绮丽文字,让我无法释卷,十二分地喜欢。回过头来再看作者谁,——“张爱玲”就这样,我不但喜欢上了一个后来被千千万万小资奉为经典的人物(嘿嘿,当年的芭蕉也算是张的fans哦,到处搜罗她的各类作品),而且从她的一系列如翠蓝、莲紫、月白、磁青等对服装色彩描写的词中,给自己的着装定了位——中式装,这一定位就直定到现在,以后怕还要定一生呢,呵呵。至于中国大陆后来掀起“张爱玲热”那是在1993年以后的事了。

    我穿第一件旗袍也就是在91年秋天。那时商店里卖的所谓的旗袍难看得目不忍睹,或者是花团锦簇的大红化纤真丝料的结婚礼服,或者是非紫红即墨绿的化纤丝绒料迎宾礼服。我的旗袍是自己凭想像设计改良、请专做中式服装的裁缝师傅量身定做的。湖蓝色全毛华达呢料子,环领、长袖、及膝不开叉,背后从领直开到上腰的隐形拉链。待得新衣裁成,穿上肉色长筒丝袜,黑色低跟皮鞋,就那么一袭简简单单的蓝衫,走在十月校园漫天飞舞的梧桐叶中,却引来众人的频频回首。我知道,我选对了今生的衣缘。衣服和人一样,也是要讲缘分的。

    随后,就有了第二件、第三件。以至到现在加起来数十件的旗袍及中式装。当然,随着衣料、样式的过时,颜色的蔫褪,一些现在只能压在橱底。偶尔取放衣物看到她们时,我依旧是满怀怜惜的。因为她们一路承载了、承载着我的青葱岁月,她们的身体里一次次活跃过我的身影。

    我的旗袍,多是定制,且也多经过我自己设计改良。虽无服装绘画功底,但我会用详尽的语言描述给裁缝师傅听。比如我不要高领,电影中张曼玉那种把下巴撑得高高扬起的旗袍,我以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只能够用来表现艺术,绝对无法去适合现实生活;其二旗袍的开叉不能高。不管旗袍长短,叉最多开到膝上5寸处;还有,我一直要求手工滚边,这正是体现旗袍之古色古香处,而成衣就很难做到这点,甚至像“陶玉梅”这样的名牌也少有做到(当然,若遇到合我眼光的成衣旗袍,还是照买不误的)。因此,经过我自己设计的旗袍,少了那些太拘谨、太优雅、太高贵的元素,而多了些红尘烟火气,就是穿着上班、逛街,也不会显得突兀的。

    二十几岁时,我多穿棉布旗袍。额前一字刘海,一头黑色油亮直发垂在耳下三、四厘米处。记得有年夏天,和男友(现在俺家的牛魔王)相约去植物园赏荷。我穿了件蓝印花布的无袖旗袍,衣摆在膝上一公分的模样。靛蓝色的底,前襟和前后摆均斜绕着白色的紫藤花,白色蝴蝶花盘扣,领口、袖边、下摆均用白色真丝滚边。配上透明水晶长筒丝袜,透明水晶凉鞋,小巧的白色坤包。当我娉娉婷婷地走向他时,一向内敛持重的他,忍不住对我说了句,你真漂亮。羞得我脸也红了,其实我知道是人借了衣的光呀,呵呵。

    而今年过三十,我多选择真丝旗袍。发型也改变成细碎的亮黄棕色波浪。二十几岁的女人穿真丝旗袍,易给人留下老气的感觉;而三十多岁的女人穿棉布旗袍,又多少会给人留下点寒酸的感觉了。旗袍一如人,棉布展示的是二十岁的清水出芙蓉的神韵,真丝展示的是三十、四十岁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风采。

    现在坐在电脑前的我,穿一件月白色韩国真丝无袖长旗袍,衣摆在脚踝上5寸处。斜襟,三对同色蝴蝶盘扣依次钉在斜襟上,袖口用同料同色滚边。旗袍的左下摆是一簇手工绘制的牵牛,绿色的叶、红色的花。另有两枝花朵,一枝含苞、一枝盛开,在几片新叶的簇拥下,顺着深绿色藤蔓,一路向上缠绕,缠绕,直缠绕到人胸前,缠绕到人心里,缠绕出我今天这篇短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