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市中文网 www.dszww.net,笔墨飞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坐在暖融融的屋子里,一堆火红的木炭火燃烧得欢快跳跃,噼哩啪啦地哔剥着一份冬的暖味。又是大年三十了,母亲从吃过午饭后便一直忙在厨房里,而我们大家却都坐在房里烤着木炭火。每年的冬天,冬天里的年节,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忙进忙出,年节的所有东西都是经母亲的手一一里弄着。这个家可以说是母亲的,母亲是主人,而我们便都是客人,我们只是在母亲做好了饭菜,唤一声“吃饭了”我们大家便都从各处跑出来拿碗乘饭。

    热腾腾的饭菜在我们的狼吞虎咽中迅速的处理掉,吃完了饭后,厨房里是残藉一片的碗筷,而这些随意乱放的碗筷又是在下顿饭菜前经母亲的手处理干净。我们便是这样日日依傍着母亲,做着饭来伸手的懒虫。此际,暮色霭然,阴湿湿的天气,时不时的飘下几滴细绵的雨丝儿,地上一片湿濡,泥泞一片。远山雾霭重重,笼笼的缠绕成薄暮之态,立于户外是一片凄凉与萧索。整个冬天里,我们只有靠着火堆才能找到家的感觉,温馨暖洋,而这火堆便是那一根根焦黑的木炭燃起的火星,映亮着我们干冽的脸,也照亮着我们风寒的心。木炭是父亲烧的,木炭火是母亲每天早晨早早起来煨烧起来的,家是父亲与母亲打理作弄出来的,家的温馨暖洋是父亲母亲辛勤地捻拢升腾起来的。

    母亲做好了饭菜,我们一碗碗的端出,摆在桌上,桌下红通通的一堆木炭火,上面又加了几根木炭。彼时,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彻村子,年末的最后时光便也渐渐的拉下。家的温暖与年的喜庆如斯氤氲在温暖的炭火中。如斯才是家的团圆,家的暖爱,心的安宁与情的归依。

    饭后,桌子搬出去了,木炭盆里又加了几根木炭。看着哔剥燃烧的木炭,蜷缩在热气蒸腾的房间,心便是一种满满的欣慰,有着无限的满足填堵在心中。冬天,便是靠着这木炭火维持着家的温暖与心的安宁,也维持着经年不变的情恋。勾沉着一份无与伦比的画卷,以着无言的挚朴描摹着冬的幽远与静谧。

    生命里,每年的冬,与木炭是相依相偎。无论多么寒冷的冬季,无论多么暖融的冬天,在经历过秋的那份忙碌与操劳后,在冬的日渐绵长浓郁中,只有静静地傍依在木炭火前,那份冬的韵味才得以深深的体现,也才能浓缩冬的一份沉恬,而黑夜则在冬的凄厉冷瑟中浓酽厚重起来。

    是的,在乡村,在农村,至少在我的家乡,村子,冬天是缺少不了木炭,缺少不了火堆。每当忙完了秋收后的所有收藏之事,便是忙着准备冬季里的木炭。那时节,是寒凉丝丝,早晚寒露冻霜深深郁郁,踏着晨露,迎着朝阳上到群山深处,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中于丛莽荆棘灌蔼间砍伐枝棍。斫去细枝细叶,留取一根枝干,束扎成一捆捆,然后弄回。在后山挖好土坑,弄成一个底下可以烧火的土窑,然后将那些枝干砍斫一节节,整齐排堆在土窑里,封好,便在窑下烧起大火来,烧上一天一夜之后,熄火。彼时,土窑里的枝棍便自然燃烧,排去湿气,烟雾,袅袅腾腾逡巡在后山的半空,经久不散,直至两到三天后,封上试先在土窑上挖出的几个排烟气的小孔。再几天后,直至里面的灼热炙烫慢慢凉散,从火坑处挖出一个口子,取炭。如此,纯自然的木炭便成了一个冬季里的温暖念想。

    而这烧炭也需有着经年的经验,才能烧得一窑好炭,不然,没有经验,烧出的木炭则不是燃烧不透,半柴半炭,烧在屋子里,必定是烟雾弥漫,呛人缭泪,再不就是燃烧过头,成了一半木炭一半灰烬。记忆里,似乎父亲每年都会在冬冷的季节里烧炭,不知他的生命里烧过多少窑木炭了。也如此父亲烧出来的木炭质量极好,每窑都可以烧出三四百斤纯木炭,烟头炭极少。

    总是会在大冷天里,听到屋外村里人叫着母亲,要买点炭待客,那时多半母亲禁不得那人一再的央求而称出几十斤炭来给别人。也因之父亲每年烧炭,或多或少会送点给亲戚,外婆家每年冬天的烧炭取暖,便是父亲一直供应着。

    我一直不明白,我们这个地方,处于南方了,冬天说冷也不是很冷,却足以将手脚冻得僵硬疼痛,除了烧炭,农村似乎就没有其它的煨暖方式了。不知在以前,没有炭,不会烧炭的古时,又是如何度过漫长的冬季。印象中,儿时看着别人家似乎就是用着烧柴火,一些树兜,一些枝棍,一些木屑烧火煨暖。再有些地方,没有山,没有树,地方又贫穷,便只有捡牛粪烘干后燃烧供暖,再有就是去木器加工的地方,捡些细碎的木屑存放到冬天里烤烧。但那些都是烟雾浓浓,熏眼呛人,也只能在屋外或是厨房里才能燃烧。

    如此,很庆幸父亲对于农事的汲汲求取钻研,能烧得一手好炭。虽然现代的电器化各式各样,烤火有电暖,且干净得多,但生存在农村,毕竟只有依天时地利,利用着乡村山山水水的资源才是最稳妥适宜且安心的。

    屋外寒风瑟瑟,阴雨绵绵,雪粒淅淅,烟敛凝霰,寒气如水一股股从地面上袭涌而来,但坐在屋内,偎在木炭火堆前,便觉身心暖洋融溢,安宁沉静。或嗑上几粒瓜子,或啃上一根甘蔗,或嚼上一片红薯干,或削上一个梨子,或煨上一个红薯,或烘上一个糍粑,闲闲散散的说上几句话,听喁喁的声音在屋内低低缓缓的萦绕,冬天的韵便十足的安宁而静谧。

    白天,在家没有火,感觉不到家的温暖,一种寥落与瑟冷无处藏身,无处安心;夜间,屋里没有火,感觉不到夜的温馨,萧寒瑟瑟如水漫卷,浑然便如浸冰窖,黑夜便似乎漫长无边。而在漫长的冬里,无论白天黑夜,烤着木炭火,映着一屋子的静谧,便是家的最好诠释。

    父亲老了,依旧穿梭在山里,砍斫着一捆捆的柴棍,烧着一窑窑的木炭。在火光映照下,苍颜漫衍,恍惚似梦,父亲偎在火堆前倦倦的,怠怠的

    2012.2.8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