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市中文网 www.dszww.net,达歌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06年5月2日下午我们乘坐波音737飞机航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航行,到达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机场。内蒙古远方假日旅行社拉着醒目的横标,早已等候在机场出口处。年青而又笑容满面的导游小姐刘曼曼,走上前来给我们敬献了白色的哈达。

    内蒙古幅员辽阔,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两年零五个月。

    到伊利广场看了看周围地带的市容市貌,不由得“一声叹息”感慨不已,城市面貌几乎大同小异,使人有“千人一面”之感。呼和浩特,蒙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简称“青城”我极目四望,哪有“青城”之感觉呀,倒有一点“灰城”的味道了。

    “希拉穆仁”草原

    沿途经过阴山山脉之“大青山”经过一个武川县城。在我们南方人的想象中,一望无边的内蒙古草原,车子可以随意飞奔驰骋,哪还要过什么山路十八弯呀?记得小时候就读过关于阴山及内蒙古草原的许多美丽诗篇。如:“阴山下,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是,我们车行近两个小时,竟没有见到风吹草动的一点景象,但只见“大青山”一片秃黑。

    “大青山”原名就叫大黑山,这倒是名符其实。只见黑秃秃的整条山脉,既不见树,也未见草。就是这并不高峻也不险要的一条山脉,在历史上,竟成了中原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一道屏障。唐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这真是“念天地之悠悠”呀。古人以阴山为盾,可以阻止来敌。

    而在今人来看,何来险阻之说?又何来青山之谓?北方啊,中国的北方,我为你的现状感到忧伤。你为何变得如此荒凉,如此苍白,寸草难生,沙石遍地。那远古祖先时代的广袤森林与“风吹草低”的景象到哪里去了呢?怪不得蒙族歌手唱出来的歌都那么悲凉与苍茫啊。歌手啊,歌手,你何时能唱出真正的“大青山之歌”哟。

    车过武川县城时,也是只见一片商业气象,与我所见过的多数县城一样,凌乱而嘈杂。有人说,这是我们中国特色。因为人多,混乱是不可避免的。真的吗?我看是当官的人多了,管事的人少了吧。不然,比我们中国人口密度大得多的日本国和荷兰王国何以治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就是我们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952人,也为何治理得秩序井然,整洁清新呢?

    别看这小小武川县,历史上曾出过三位名人呢。有北魏朝的开国皇帝“拓跋圭”以及隋朝、唐朝皇帝的先祖等。“俱往矣”这漫漫的历史长河流过之后,现代武川人呢,难道连一个把武川县城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人才也没有了吗?!

    十点多钟就到了“希拉穆仁”草原。人未下车,就见一群身着鲜艳蒙古袍的青年男女,唱着传统的蒙古族迎宾歌,手捧哈达,在车门口迎接大家了。我在车上向四处张望,只看见一片漂亮的蒙古包和旅游中心的建筑设施,但不见绿色草原在何方。“希拉穆仁”蒙语是“黄色的河流”之意。而又不见河流在哪里,只见到黄色沙原,全车人都有失望。

    在观看了例行的蒙古式摔跤与赛马表演后,又坐车去参观仍在这片荒原上生活的牧民之家。在宽阔无边的一大片土地上,有三家牧民居住,全都住上了砖砌的平房。每家都有近十来间房,还有很大的羊圈及马厩,结束了他们的流动游牧生活。

    牧民用奶茶及奶酪等各种小吃点来招待远方客人。我第一次尝到了奶酪,如同吃糖果一样。只是这些牧民在接待我们时,并没有穿着蒙古族服装,仍是一身汉族装。可别小看了这些牧民哟,他们是很有钱的。他们一家承包两、三千亩草地放牧牛羊,有的年收入10多万元呢。当然,他们所经受的风吹沙打、雪盖冰封,特别是寂寞孤独之苦,那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得了的。否则,那城里人不都跑去当牧民了吗?

    在牧民家周围,我们看见了更大片的绿草地,看见了数以百计的羊群,这才是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飘,辽阔的草地上洁白的羊群在欢叫,微风轻吹,无沙拂面,真乃风和日丽艳阳天,浩瀚壮阔草原美呀。

    这就是现代牧民的生活面貌。

    从牧民家出来,我们去了“敖包山”许多人都是从经久不衰的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中略知一、二的,我一直也是把“敖包”与爱情联系起来的。直到今天登上了“敖包山”方知“敖包”的真实意义。它是由蒙古族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一个经典故事流传而来的,是一种对“天意”的敬仰。

    我们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子,顺时针方向绕着由三层石头堆砌而成的“敖包”走了三圈,默默许下自己的心愿,然后把手中的石子抛入“敖包”中。

    晚上回到旅游中心住地,在大蒙古包餐厅吃烤全羊。在吃烤全羊之前,还举行了热闹的仪式。由一名据说是著名歌手“腾格尔”的堂弟主持仪式,一名年青的蒙族女歌手哈斯,在电子乐器的伴奏下,引吭高歌,气氛很是热烈。晚上又观看了一场欢快的篝火晚会。旅游中心的青年演员们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歌舞节目“腾格尔”的堂弟演唱了“天堂”音色不比“腾格尔”的差,唱得好,很动听。草原上的人们为什么歌唱得好呢?因为草原太辽阔了,人人都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喊上几嗓子,比剧团中演员吊嗓子还要有劲。所以,久而久之,个个出来都是歌手了。

    今晚就住在“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中心的蒙古包。这倒也新鲜,我还真是平生第一次住这样的房子,住这样的卧室,当了一回蒙古人,感觉也很有意思。

    这里的蒙古包,圆形的帐内,约l0来平方,地板就是离地面约20公分高的木板上铺了一层毡子,顶上开有天窗。除了门边的方向,铺盖随你朝那边摆放,铺开来就是睡床,收叠起来就是客厅。我们还真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了,头一回新鲜哩。

    内蒙古草原的气候,早晚温差很大。晚上要盖厚厚的被子才行,我们在蒙古包里紧紧裹着厚被子睡觉都还感觉有点冷。而白天在骑马和看赛马时,又热得只穿一件短衫。女士是不穿短衫的,都穿着长袖,因为内蒙古的紫外线很强,她们怕被太阳晒黑呢。清早起来和太阳下山后,我们就要穿外套了,要不就挨冻受凉,有的人还穿皮衣呢。怪不得蒙古人都穿长袍。真如民谚说的那样:“早穿皮袄午穿衫,围着火炉吃西瓜”呀。

    清晨六时,天已大亮了。这里,地又宽阔,人又稀少,有点寂静。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群的吵闹。天高云淡,无边无涯,如果没有时时袭来的沙尘,这里也是一个“世外桃源”了。

    包头“响沙湾”

    说起沙尘,我们倒成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好汉了。

    所谓“响沙湾”乃传说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命名的。其实这只是风力与细沙之间的运动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响声。只要你注意听,无论是你在滑沙时,还是脚踩、手抛沙子时,沙子因运动而发出的响声是随时都可以听得到的。

    “响沙湾”有它的特色之最。它位居于中国沙漠的东端,乃中国大漠之龙头。位置在北纬40度、东径110度,已经深入到中国心脏地带,距首都北京已经不远了。北京近几年频发的沙尘暴,这里是源头之一。

    来到沙山上,猛烈的风沙刮得我们眼都睁不开,风声、沙声混在一起发出叫声,连说话也听不清楚。现在我们才知道它为什么叫“响沙湾”了,真正的“响沙湾”

    我们买了防护眼镜,租了防沙长袜,把头、脸都蒙了个严严实实,小刘不断提醒大家注意保护好相机与dv机,不然细沙无孔不入,机子就不行了。还好,风沙刮得不是那么连贯,时断时续,否则我们就无法立足于沙山了。

    我们还在风沙中骑半个小时的骆驼。在绵延不断、高低起伏的沙山骑骆驼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在高大的骆驼背上摇摇晃晃,不抓紧把手是不行的。这时风沙又刮来了,我们骑骆驼可就更受苦了。在一望无边浩瀚的茫茫大漠中,风声、沙响声,声声刺耳。阵阵刮来的沙尘,打在脸上生疼。然而,温驯而又耐劳的骆驼,任你风吹沙打,仍视沙漠如闲庭,缓缓而沉稳地迈步向前,负重致远。骆驼啊,你这沙漠之舟,真是吃苦耐劳、忍饥受渴的精灵啊!

    我也被那辛苦的领骆人所感动。他每天不知牵多少趟的驼队,步行在沙丘中,不是骆驼,胜似骆驼。我们坐在高高的驼背上,尚且被风沙欺负得苦不堪言。而领骆人却用自己的铁脚,一步一步,一趟又一趟随着驼队,涉沙爬山,转了一圈又一圈,转了一天又一天,转了一年又一年,是多么的枯燥和辛劳啊。然而,领骆人却面无难色,平静而又和气地为我们服务。

    一边是领骆人的辛劳,一边是远方游客的快乐,我们作何感想呢?“职业分工不同”“劳动光荣”这些大而堂皇的说法在此似乎显得苍白无力了。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乃蒙语“宫帐云集之地”的意思。说明古代时,这里曾经是蒙古贵族常驻的一处草肥水美的好地方。而现如今,它却以盛产名牌羊绒衫产品誉满海内外。据说,一件真正的鄂尔多斯羊绒衫,不上一千元钱的即为假货。“羊绒贵如金”一克羊绒几十元钱,被称为“软黄金”

    鄂尔多斯市是后来命名的,这里原来叫做“东胜市”“东胜”在中国原来也是顶有名的,著名的“东胜露天大煤田”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