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市中文网 www.dszww.net,达歌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过年了,农历丁亥猪年到了,又是一个隆重的中国春节来临了。

    春节是中国人生活中最为重大的节日。春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上古尧舜,到秦皇汉武,都对春节亲自确定过日子。到了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规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可见历朝历代对春节的重视有加。是呵,悠悠历史长河,流走了多少达官富贾的显赫辉煌;滚滚红尘翻卷,卷去了多少英雄美人的风流佳话。然而,却永远也流不走、卷不去中国人的春节之传承。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介甫公描绘的情景又来到了。

    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起,腊月三十晚除夕守岁、摆供桌、点香烛、迎财神、拜祖先,大年初一放鞭炮、贴春联、贴窗花,大红灯笼高高挂。接下来玩龙灯、猜灯谜、舞狮子、划旱船,直到正月十五“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元宵节过完才会送年终了。这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难忘的盛事啊。

    这么热烈而隆重的节日,近几十年来,随着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和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她的内容与色彩也在不断的变化,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了。

    记得我少儿时,五十年代初,对春节的期待就是“过年了,有好吃的了,可以有戏看了”那时家境贫寒,父亲当兵远走千里,母亲去他乡谋生,我一人栖身在外公家。外公一介贫民,仅能粗茶淡饭度日,每天都是萝卜青菜,偶尔吃上一顿油煎豆腐,就很高兴了。记得我随外公上街,从油条、包子铺前经过时,我馋涎欲滴,央求外公买一根油条或一个肉包子吃。可怜外公身无余钱,只好哄着我说,等过年时一定买给我吃。到了过年了,再要外公去买油条包子时,外公仍心有余而力不足,又只好说,过年有肉吃,还要吃什么油条包子呢?我想,我亲爱的外公当时心里该有多么难受,外孙这一点小小的愿望竟然难住了他。现在每忆及至此,我仍不禁难过而泪下。然而,虽然是如此贫穷,我记得,过年的时候,我们仍是那样的快乐。在街上到处跑,到处看热闹,天天挤在露天戏台前看免费的地方戏曲,忘记回家吃饭。手里仅有的几颗炮竹,也放得兴高采烈。

    到了六十年代初,所谓“三年困难时期”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物质紧缺,市场凋敝,一切都要凭票定量供应。饭都吃不饱,就更不用说吃什么鱼、肉了,就连买大白菜也要开后门呢。那时,人们对过年的最大愿望是能否多供应一斤肉、半斤油。如果哪家人排队买到了一个猪头,那简直高兴得比过年本身还要高兴。我三弟从小就勤快又机灵,记得那年他去排队为家里买回来一个猪头,母亲称赞不已,直说三弟有本事。

    1962年,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寒假时,奉父母命,回江西老家探亲。因江西农村粮食状况较好,养鸡养猪较多。所以,我回来时,带了一大挑腌肉和糍粑等,约有六、七十斤重。我那时才16岁多点,这么多东西压得我也够呛,但为了全家人在过年时多得些肉吃,只有“勇挑重担”了。那时的交通哪有现在这样发达哟,三千多里路,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挑着东西上车下车,转来转去,换了几次车,真累坏了。在湖南株洲火车站换乘车时,被站上工作人员怀疑我是“投机倒把”的商贩而被拉住检查包包。我又是说好话,又是掏出行证明和学生证等,直到火车鸣笛要开动之时,我才被放行。当我一脚踏上火车箱的踏板时,火车就开了。那时节的客流,与现在的“春运”拥挤程度一样,我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